学生作文网 > 专题作文 > 感动中国 >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

时间: 吴泽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1)

“在荆棘丛生的山野上有一种最美丽的花朵,那是孩子的笑脸,在浩渺无垠的天际当中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那是孩子的眼眸。有这样一位老人用她的余热为所有的孩子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是写给邓小岚老人的颁奖词。

在前些日子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她曾带着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的44个孩子组成“马兰花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抗日战争年代,邓小岚的父亲邓拓率领《晋察冀日报》的人员,辗转于阜平县马兰村地区,坚持边战斗边出报,这里也是邓拓主编的史上首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1943年,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时,19名乡亲为掩护《晋察冀日报》工作人员和印刷机而惨遭杀害。母亲丁一岚在突围后生下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后被寄养在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直到1946年,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邓小岚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退休前在北京市公安系统工作。

邓小岚热爱着马兰村这片土地,视她为“第二故乡”。退休前的邓小岚发现,马兰村的孩子们很少体会过音乐的乐趣。于是,2004年起,邓小岚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开始奔波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她要用音乐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改变命运这件事一做就是18年。

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简陋的学校只有4间危房。为了给孩子们建一个“音乐教室”,她不仅拿出了自己的退休金还动员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块儿捐钱。她亲自设计,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后来邓小岚又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了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等乐器。但那时的村里哪儿有人会这些乐器呢?邓小岚下了决心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她坚持每个月来两次马兰村,风雨无阻,寒暑假更加频繁。

18年来,邓小岚从北京往返马兰村的行程超过了20万公里。一年年过去了,渐渐地,沉睡的小山村飘来了优美的音符。小学校旁边的荒土坡变成一座“音乐城堡”。不少孩子们有了一技之长体会到了音乐的美好、浪漫。属于他们的未来渐渐清晰,美好。这些年的变化邓小岚很满意。她说,真切地看到,音乐让山里的孩子们更乐观、更自信了。

邓小岚老人的行为让我看到了红色背景下的乡村教育呈现出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极具历史传承感。在中国,有无数像邓小岚老师一样的“蜡烛”甘愿放弃平稳的生活,将自己献给大山里面的教育事业。她们值得被学习、被赞扬。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会有更多的青年教师走进乡村,乡村教育制度也会得到完善,乡村里的孩子能得到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和知识,中国未来的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2)

邓小岚老师是马兰小乐队的创立者,心系山村的党员楷模。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唱响了《奥林匹克颂》,展现了山区孩子动人的风采,惊艳了世界。

不忘本,不忘恩。邓小岚同志退休后,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修了学校、救助贫困家庭,每年的退休金都用来帮助村子,对需要帮助的村民慷慨解囊,自己却省吃俭用。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之恩。

谋幸福,谋未来。她兑现自己的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唱歌,学习乐器。从北京到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走了18年路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她那颗初心恒古不变,用初心照耀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发光。正是她这份坚持,我们在冬奥会看到了这些“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打动了全世界。邓小岚老师用一生回答了:“怎么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标杆,用自己的初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基层一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_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好老师没有统一模式,是各有千秋、各显身手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必不可少的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向邓小岚老师学习,做一名四有教师,点亮孩子心中的梦。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3)

一位有理想有信念的好老师,才会在学生们心中播下理想与希望的种子。

邓小岚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在乐队成立之初,资金不足,硬件设施薄弱,困难重重,她不怕困难,修建教室,置办乐器,拿自己的退休金、亲友的捐款及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来发展乐队,参加比赛。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在大山里坚守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真真切切的改变了大山里孩子们的成长轨迹。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社会也在飞速的发展,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对教师的综合要求也在不断的严格化,身为新时代教师,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十分艰巨。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邓小岚老师坚守支教18年,从北京往返马兰的路程达20万公里,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和使命。她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我们引以为傲,并发自内心的钦佩。

斯人已去,风骨长存。我们会以邓小岚老师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用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衡量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争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继续把这份光与热延续下去!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4)

从冬奥会开幕式到闭幕式,来自大山深处的马兰花合唱团两次唱响《奥林匹克颂》,清澈的童声宛如天籁。

将孩子们带出大山的人,是原《晋察冀日报》及《人民日报》社长、全国记协主席邓拓之女邓小岚。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退休后的她坚守大山18载,只为教山里娃学音乐,为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这是一首经常飘扬在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的童谣,表演者是村里的孩子们,指导老师是邓小岚。

“这里不仅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更是父辈们战斗的地方,马兰村在我生命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邓小岚今年79岁,她和马兰村的缘分,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马兰村曾是《晋察冀日报》社旧址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的诞生地。抗日战争时期,社长邓拓在这里与报社工作人员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1943年底,日寇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大扫荡”,在马兰村制造了“马兰惨案”。日军冲进马兰村,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

邓拓妻子丁一岚在一次突围后生下女儿邓小岚,并将她寄养在马兰村的一户村民家中。在干爹、干娘的悉心照顾下,邓小岚在这里生活了3年。直到1946年,她才回到父母身边。

多年后,母亲丁一岚送给邓小岚一枚图章,上面刻有“马兰后人”4个字。父亲邓拓在《燕山夜话》专栏发表文章时,署名“马南邨”,意即“马兰村”,亦是对当年在马兰村生活和战斗的怀念。

1997年,邓小岚再次回到马兰村,和妹妹邓小虹找寻父母战斗过的地方。虽然50多年过去了,但当地老百姓仍能叫出她的乳名,让邓小岚感动落泪。“我一直把马兰村视为‘第二故乡’,看到大家生活很艰难,想帮帮他们。”邓小岚的这个想法一直埋在心里,但因为工作原因迟迟未能如愿,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2003年清明节,退休后的邓小岚和《晋察冀日报》社的老人们一起来到马兰村给烈士扫墓,她碰巧遇见了一群孩子,便问道,“你们会唱什么歌呀?给爷爷奶奶们唱首歌吧!”邓小岚说出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少先队队歌》等歌名,孩子们一直摇头,她发现只有一两个孩子会唱国歌,还有些跑调。

“我心里说不上悲凉,但空落落的。”邓小岚从小就喜欢音乐。在她看来,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她当即决定要留在这里教音乐。

北京到马兰村距离300多公里,虽不是天南海北,但交通并不便捷。从2004年起,邓小岚每年在两地之间往返20多趟,这样的路途,她一走就是18年,邓小岚只有一个想法,“我要教孩子们音乐。”

邓小岚刚开始到马兰小学教音乐课时,学校里只有4间危房。为了建教室,她不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还动员弟弟妹妹一起捐款,凑了4万元,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大大改善了马兰小学的办学条件。

后来,邓小岚又四处“化缘”,将亲友家闲置的乐器要过来,并寻求相关部门支持帮助,陆续置办了架子鼓、电子琴、钢琴、长笛、黑管等乐器。村里没有人会这些乐器,邓小岚一个人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她每个月来两次,寒暑假更加频繁,风雨无阻,“教这个得有连续性,今天教了明天就走,那学生可学不会呀。”

功夫不负有心人,音乐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山村。经过邓小岚悉心指导,孩子们已经能够演奏复杂的乐曲,唱功也明显提高。音乐不仅带给孩子们快乐,更为他们插上了梦的翅膀。2006年,邓小岚组建了马兰小学第一支乐队马兰小乐队,并带领孩子们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演出,让他们走出大山,开拓视野。

2013年,70岁的邓小岚发起马兰儿童音乐节,“全国的成人音乐节不少,儿童也应该有音乐节,就从我们马兰村开始吧。”

可就在筹备过程中,邓小岚骑车时不慎摔伤,造成小腿骨裂。她没告诉家人,偷偷养伤,通过网络“指挥”进度。仅仅休息了半个多月,邓小岚拄着拐来到音乐节开幕式现场。乡亲们很感动,都竖起大拇指说:“邓老师,刚强咧!”

2015年,邓小岚亲自设计,自筹资金,把学校旁边的荒土坡打造成一座三层“音乐城堡”。“孩子都向往童话生活,城里有少年宫、迪士尼乐园、公主城堡,马兰的孩子也可以有。”

“最初,爸爸和我们都很担心妈妈的身体,但看到她发自心底的快樂,只好不去‘扯后腿’。”邓小岚的女儿刘明明说,“妈妈是用行动诠释了梦想与坚持,她很了不起!”

18年的坚守,邓小岚感动了很多人。音乐人阿里来了,把邓小岚的故事拍成纪录片《马兰的歌声》,让马兰的名字传得更远;

阜平县政府专门派出特岗老师,支持马兰村音乐教育;

河北大学艺术系教师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定期派学生过来讲课……

如今,马兰村已有10余名年轻人在大学读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孙志雪考取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白宝鹏从河北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幼儿音乐启蒙教育工作;

李振涛考入了河南大学,那是邓拓曾就读的大学……

2021年2月4日晚,马兰花合唱团的孩子们登上了他们乐队成立以来最大的舞台,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用希腊语为全球观众献唱《奥林匹克颂》。在闭幕式上,这群孩子的清澈童声再次响起。11岁的席庆茹是此次演出的乐队成员,这是她第一次到北京,“我很兴奋,能有这个机会让全世界听到我们马兰的歌声。”

邓小岚用音乐改变了一座村庄,音乐成了马兰村的一张名片。走进马兰村,只见一座新落成的圆形舞台背靠青山,碧水环绕,远远望去犹如一轮明月挂在天空。这是由邓小岚筹资新建成的月亮舞台。今后,马兰儿童音乐节有了真正的舞台。

“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邓小岚说,未来她还会坚守在这里,做一名真正的“马兰后人”。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5)

2022年3月21日,邓小岚老师离世,享年79岁。

邓小岚老师是马兰小乐队的创立者,心系山村的党员楷模。在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唱响了《奥林匹克颂》,展现了山区孩子动人的风采,惊艳了世界。

不忘本,不忘恩。邓小岚同志退休后,默默为村里做事,帮助马兰村翻修了学校、救助贫困家庭,每年的退休金都用来帮助村子,对需要帮助的村民慷慨解囊,自己却省吃俭用。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养育之恩。

谋幸福,谋未来。她兑现自己的承诺,回到马兰村教孩子唱歌,学习乐器。从北京到马兰村需要10多个小时,这条路走了18年路边的风景一直在变,但她那颗初心恒古不变,用初心照耀舞台,让每个乡村孩子的梦想发光。正是她这份坚持,我们在冬奥会看到了这些“眼里有光,心里有梦”的孩子们在开幕式演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打动了全世界。邓小岚老师用一生回答了:“怎么做人,为谁活着”的价值追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起标杆,用自己的初心浇灌孩子们的梦想。

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在基层一线,先人后己,无私奉献,_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好老师没有统一模式,是各有千秋、各显身手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必不可少的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向邓小岚老师学习,做一名四有教师,点亮孩子心中的梦。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6)

邓小岚,1943年寒冬出生于河北省阜平县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

马兰村,位于阜平县深山区,不仅有像花一样的名字,还有荣光的红色历史。它曾是人民日报的前身之一《晋察冀日报》的旧址所在地,也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诞生地。

1937年9月,邓拓进入五台山抗日根据地,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等职。他率领新闻队伍,转战太行山,坚定不移地在新闻战线上奋斗、抗争。

1939年春,报社第一次到马兰村。乡亲们用木杠、绳子,抬的抬,拽的拽,将沉重的机器运到村里。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追堵截,邓拓一边打游击一边办报纸,坚持每天出报,犹如一颗颗射向日本侵略者的“子弹”,创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

1943年底,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逼问乡亲们报社人员和印刷机的下落,19名乡亲为掩护报社同志惨遭杀害,史称“马兰惨案”。也是那年,阜平遭遇特大洪灾,报社全体人员节省出口粮和衣物,支援受灾群众。

作为一名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拓紧握战斗的笔,热情洋溢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44年5月,邓拓具体负责编辑出版了有五个分册的《毛泽东选集》,这是我国出版界问世最早的一部《毛泽东选集》。

战争年代,邓拓和妻子丁一岚书信传情,被称为是“新闻战线上的一对比翼鸟”。

1943年的寒冬,在日寇扫荡的阴影下,邓小岚出生在马兰村旁的山林之中。因为工作需要,邓拓夫妇曾把女儿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直至1946年,邓小岚才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成长过程中,邓小岚多次请父亲讲他以前出版《晋察冀日报》的艰险过程,但父亲总是一笑了之。他说:“那些工作只是我的分内之事,比起办报过程中牺牲的同志,那点事情实在不值得一提。”

临终,在给丁一岚和女儿的遗书中,邓拓满怀深情地说:“盼望你们永远做党的好女儿,做毛泽东的好学生,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到底!”

“我愿意回到这个村子,我觉得我的生命就像村民们生命的延续,我一定要为老区的村民做贡献,去帮助他们发展。”邓小岚每次去探寻父亲邓拓的足迹,内心触动一次比一次深,“马兰村就是我的家。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用音乐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希望,另一个是希望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两代人接力,同一份坚守。

自2004年起,邓小岚便开始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她把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2022年2月4日、2月20日,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44个“红脸蛋”两度登上国际舞台,唱响《奥林匹克颂》。排练过程中,作为合唱团的音乐指导老师,邓小岚始终陪伴着孩子们。然而,就在北京冬奥会闭幕一个月后的3月21日,邓小岚因突发脑血栓经医治无效离世,享年79岁。惊闻噩耗,河大师生不胜悲恸。河南大学委派党委宣传部第一时间发去唁电,表达沉痛悼念之情。

沧桑巨变,山河锦绣。当年邓拓等无数革命英烈期盼并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正在这里变为现实——

“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唱一首动人的歌谣,让孩子们知道,爱在人间;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美丽的马兰,别忘记带一束鲜艳的花环,这里埋葬着抗敌的英雄……”冬去春来,花儿盛开。如果你此时来到太行山深处,在狭长的山谷里,听到这首优美动听的民谣,眼前看到的便是如画的马兰村,这里的马兰花开得生机蓬勃,这里的孩子们无时不刻不在想念亲爱的邓奶奶。

“我父亲是河南大学毕业的,对母校有深厚的情感。父亲在校读书时,河南大学有罗章龙、范文澜等众多名师,学术氛围开放活跃,父亲得以快速成长。希望河南大学今后更多延揽名师、兴教育人,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更好的发展。”2022年2月,笔者采访邓小岚时,邓老师和蔼可亲,散发着向上、朴实、执着的气质,言语之间充满着对河南大学的无限感激和美好祝福。

邓拓,邓小岚,还有河南大学建校110年来涌现的无数仁人志士……他们在革命奋斗与事业发展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将永存于河大师生心中,将成为广大师生干事创业的重要法宝,成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攀高峰的磅礴力量。

感动中国邓小岚人物故事(篇7)

马兰这个小小的山村里长眠着七位抗日英雄,人民新闻家邓拓曾率领他们在这里游击办报,创造了世界报业史上的奇迹,并且出版了中国的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晋察冀日报社常驻马兰。邓拓带报社来到马兰是1939年的春天,马兰村的乡亲们用木杠、绳子,抬的抬,拽的拽,将沉重的机器运到了山里。勤劳忠厚的马兰人把报社的人当成了一家人,他们亲切的称呼邓拓为“老邓”。

然而在1943年的深秋,马兰村却经受了一场劫难。一天,日军进犯马兰,妄图彻底摧毁《晋察冀日报》,但是报社早已在群众的掩护下安全转移。恼羞成怒的敌人,残杀了十九位老乡。山河为之泣血,清风为之呜咽,为了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邓拓同志,用马兰村的谐音自取笔名“马南邨”。

几十年后,在阜平易家庄出生的邓拓长女邓小岚,为传承父母建设老区的理想,怀着对马兰的无限深情和思念,从2003年开始,每年数十次往返于京冀两地之间。邓晓岚奔波于青山绿水之中,为马兰的孩子们带来音乐与艺术的启蒙教育。

十八年的坚守,邓小岚慢慢改变着整个村庄,曾经偏僻、寂寞的小山村里,每天都传出了天籁般的歌声和琴声。她用音乐和一份情怀、一份大爱,默默地践行着父辈的理想。邓老师曾说:我想让老百姓知道,从这里走过的部队没有忘了他们,从这里出生的孩子也不会忘了他们。”

34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