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书笔记 >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时间: 廖威2 读书笔记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aa,欢迎大家参阅。

  aa篇一

  自古以来,中国对历史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当朝代更替发生时,人们习于书写发生的一切,告诫着后来者;当纷繁的文学摇摆着跨入自觉的时代,又有了这样一些人试图寻求一种规则以便确立它日后发展的方向。这些是他们对历史的承担,于是在历史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篇章。道路漫长而沉重,因为这时的历史已不仅仅是时间的流动,而是他们的研究中烙下了深度,于是历史成了他们的思维方式——流动而有纵深感。也就是这样,他们为我们昭示着一个个必然。我想,刘勰和他的《文心雕龙》也就是这般应运而生。

  出于对历史本能的关注加上以我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从更深入的方面对《文心雕龙》蔚为庞杂的体系,我将侧重于《文心雕龙》所闪烁出的历史光芒。其实粗略地读读《文心雕龙》便可发现其历史的闪光点:《文心雕龙》清晰有序的组织结构、精妙独到的理论体系无不是其历史观念的体现;对种种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做大纲式的总结和本质性的归纳也无不是其史学精神的沉淀。大任揽于斯,刘勰却将它做得如此完美,令我处于深深的惊叹中、带着不可思议甚至一种莫名的怅然。相信,没有他长年的文学、史学积累和沉淀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巨著的。其中,对人物、史事的品评,对历史和文学书写区别的论述等都吸引着我,我将就这样几方面进行阅读分析,主要从中看到刘勰他的史学观和带给我的启发。

  我粗粗地翻了其中《史传》、《诸子》、《宗经》、《通变》、《序志》、《时序》、《明诗》等几篇,虽杂乱,却也隐隐感到其中反映的一些看法。作者尽管于全书中都是在总结规律和引导后者,但却流露出丝丝悲愁。全书都是积极向上的,作者尽情抒发着他的期望和向往,但使我感到正是基于他这种对普遍本质规律的把握,他似乎才有了担忧。现在看来,这种担忧有些荒谬,但在当时反映的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历史思维方式和观念。仔细想来,倒和孔孟的“圣人之道”有些许联系。例如在《序志》篇中:“详其本源,莫非经典。而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 ;离本弥甚,将遂讹溢。”

  想必要如此这般分析,不能不将刘知己的《史通》和钟嵘的《诗品》进行一番对照吧。以下便是《文心雕龙》部分篇章的读书笔记。

  aa篇二

  在炎炎夏日里,与书交往,畅游书海,有左右逢源之乐,无横逆加身之忧,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捧起《每周一读》,细细品味《文心雕龙#8226神思》篇,真是受益匪浅。

  《神思》篇,是讲文意怎么样酝酿成熟,到用语言文辞来表达,接触到文思的快慢,直到写成后的修改,可说是创作总论。

  “神思”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说“神思”就是艺术想象并无大错,因为这种想象毕竟是艺术思维、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但“神思”显然有着更广的包孕,刘勰把这种悠远的文思,这种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文思称之为“思理之致”,他是透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活动去探讨艺术构思的规律,而且把艺术构思、艺术思维和艺术表达的关系问题提了出来。《神思》赞云:“神用象通,情变所厚。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胜。”这段话内容丰富,涉及到包含艺术构思(想象、感应、灵感)和艺术表现在内的创作全过程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构成整体创作活动各种要素的基本概念,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和认定。

  刘勰对于艺术构思提出了“神与物游”。黄侃《札记》说:“此言内心与外境相接也。内心与外境,非能一往相符会,当其窒塞,则耳目之近,神有不周;及其怡怿,则八极之外,理无不浃。然则以心求境,境足以役心;取境赴心,心难于照镜。必令心境相得,见相交融,斯则成连所以移情,庖丁所以满志也。”这里指出内心与外境的三种关系:一、以心求境,心和境和文思三者,在文思不来时,用心从外境中去找,可能找不到;二、取境赴心,让外境来触发心情,引起文思,然而可能引不起激情来。三、心境相得,见相交融,见是内心有所见,相是外境的形象,内心所见和外境形象结合在一起,这才构成文思。有所见而不与外境结合,有外境而没有所见,都不易构成文思。正如《物色》篇中所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沿耳目,引起情以物迁,再由辞以情发。就是用内心的灵智之光来烛照世界,并能融入其中,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这就构成神与物游,用文艺理论上的词说就意味着一种神秘的、极乐的“高峰体验”。换言之,内心和外境相接触,引起内心的理融情畅,再用巧言切状的文辞来表达。

  对于刘勰这一思想,不禁让人想到,同样一个西湖,古代的大诗人面对湖光山色,怀着畅快的心情游玩,不禁抒怀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见,作者游湖时的愉快心情与美妙的西子湖山水美景相投合,赏玩的愉悦随着阳光照射下的水波而荡漾,山水风光,因游人的寄情而更显舞媚动人。那时西湖在作者眼中简直不逊于美人西施。相反,当你孤独地一个人走在西湖边,心里还因某件事而闷闷不乐:时至佳节,却漂流异乡,单身在西湖边,而且又遇暴风骤雨,狂风大作。这时你眼中的西湖就不会是美人一般的娇羞淑女了,你会看到西湖的另一面,虽然没有大江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却也有她的小浪击堤,让人敬而远之。这时的西湖,在你看来,似乎也有一种因孤寂而引起的愤怒,抛开她羞涩的外衣,放纵自己内心深处的野性,这时,你将感到西湖与你一样,有许多愤怒要发泄,可能,这就是刘勰所要说的:“神与物游”,“情以物迁”吧。

  刘勰提出要构成文思,贵在虚静。《神思》中:“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万藏,澡雪精神。”《札记》说:“为文之术,首在治心,迟速纵殊,而心未尝不静;大小或异,而气未尝不虚。”《札记》讲虚静,就心气说,要心静气虚,这个心气指精神作用,也是虚则能纳、静则能照的意思。但这里的虚静,不是指空无一物,寂然不动,是指不主观,不躁动说。有了主观成见,就不能虚心地观察外物;心情躁动,就不能细致地观察外物,就不能神与物游。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美丽的风景,而是缺少发现美景的眼睛,缺少发现美景的心灵。现在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人们的心情不免浮躁,人们争分夺秒,为创造财富而拼搏,很少有人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去观察周围的美景,去欣赏世界的变化,去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这怎么可能对自然风景有所感悟并抒写心中之情呢?可能现代人越来越缺少刘勰所说的“虚静”了。

  虚指不主观,并非没主见;静指不躁动,并非不动感情。主见要求合于理,感情要求正确。所以要“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怎么样培养情理,有赖于积累学问。学问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要积累正确的学问,所以称“储宝”。可见,刘勰就已经看到在平时积累学问,积累素材的重要性了。作为艺术构思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前提是日积月累的艰苦探索。所以现在,教师教学生写作时,要求他们平时注意阅读、注意观察,只有学习了一定的知识,在写作时运用进去,融会贯通,才有东西可写。

  怎样分别宝与非宝,这就靠“酌理”,一切合于正理的才是宝。储宝才能“富才”。储宝酌理以后,能分辨哪里是正确,哪里是错误,能认识正理,还需要“研阅”,,研阅历来“穷照”。这样的“穷照”就不同于明镜照物,明镜照物只是如实反映,而不能评判是非。经过储宝酌理以后去观照外物,就能凭正理来评判是非,它又是虚静的,是积学酌理以后的虚静,是认识了正理以后的虚静。所以既能酌理,又能穷照,经过这样积学、酌理、研阅,作者把学问、理论、经历三者结合起来,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就有利于酝酿文思,发为文辞了。

  因此,对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这四句,《札记》中说:“其事皆立于神思之先,故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说明积累素材是形成艺术构思前的必要准备。

  刘勰又就“思——意——言”的关系作了说明,思指神思,即精神活动;意指意象,即文思;言指语言,即文辞。这也就是从神思到意象到言辞,提出这三者的一致和不一致的问题。刘勰在《序志》篇中就有感叹:“言尽意,圣人所难。”而这里的“意受于思,言受于意”,跟陆机《文赋》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用意相似。从神思到文思,开始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意极为饱满。不过,这些情意还不成为文思,“神思方远,万涂竞萌”,作者在开始构思时,情满意溢,各种思路都起来了,但是这些还不能构成文思,所以要“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把尚未确定的情意纳入规矩,使它趋于确定;把尚未定形的形象加以雕刻,使它定形。情满意溢的情意,经过这样的规矩刻镂,才构成文思。在规矩刻镂中,原来的情意要打一折扣;把文思写成文辞,原来的文思要再打一折扣,所以“暨乎篇成,半折心始。”跟开始酝酿时比,要打一个对折。《札记》中说:“半折心始者,犹言仅乃得半耳。寻思与文不能相傅,由于思多变状,文有定形;加以研文常迟,驰思常速,以追速,则文歉于意,以常驭变,则思溢于文。”这也就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刘勰看到了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尽意的一面,承认了语言在表意功能上的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寻求克服这种差距的途径,强调创作之前必须作好充分的生活准备和学养准备。他清醒地看到了,创作中量贫与辞乱的弊病完全可以通过博见与贯一来纠正,因此,他提出了关键在于“博而能一”。博指丰富的素材或丰富的诗意,一指丰富的情意中能够贯一的部分。这部分构成文思。从博而能一所构成的文思,有内容有条理,可以要求文辞和文思的一致。

  所谓“疏则千里”,其表现为“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主要还是构思不成熟造成的,“理”“义”还没有准确地捕捉到,近在咫尺之间,却求之于千山万水之外,只有酝酿成熟,使文思和文辞一致,做到胸有成竹之后,方可动笔,否则,就“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强自己的修养,不认真钻研写作的规则,再苦劳情也是徒劳无功的。

  aa篇三

  学行政,学文秘,必学公文,这是一项基本技能,学公文,必先学文,百尺之塔,明晰文理是其垒土,而学文,必学《文心雕龙》。

  对于任何学文字,写文章的人来说,《文心雕龙》的意义就类似于《说文解字》、《幼学琼林》,还有《新华字典》,百川之初径,万变之其中。

  说起来和《文心雕龙》这本书相识很早,还闹了笑话,小学时在书店偶遇这本书,觉得书名华美莫名,当场拿下,带回家一看,这种文学和美学的古文理论书籍对一个小学生实在太过枯燥生涩,没法多看,直到大学才因为专业原因重新拾起,感其博大精深,上下千年难有出其右者。

  简单介绍一下,《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现在通行的版本由清代学者黄叔琳辑著,包容儒道两家美学思想和哲学辩证之精髓,深受《周易》二元哲学的影响,以周详而精密著称,有“体大而虑周”的赞语,二元、辩证,多角度地进行批评探讨,迎合了我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也是我个人对这本书推崇备至的原因。

  另一方面,《文心雕龙》一书也非常契合行政管理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时的需要,原因大致有三,在此简述,后文详释:①.《文心雕龙》立论广泛,将一切文体视作文学并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因此所有古代公文类型尽入其中,这些长期沿用,高度成熟的古代公文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②.《文心雕龙》对写作和创作文字作品不但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更重要的是进行了全面、详尽,结构完整的分析和讲解,可操作性极强,学精一本书,理论实践一次毕业;③.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务求一种“攡文必在纬军国”的求实文风,平和朴素,这与今天公文讲求少说大话套话,多讲真话实话的要求不谋而合,值得行政管理的学生学习体悟,对了,那个字念chi,搜狗拼音可打。

  个人觉得若非专研《文心雕龙》,学得这三点足矣。

  其一,了解,学习,借鉴,实践古代公文对现代公文的启发之处。现在中国同性的法定公文一方面尽可能与国际社会相衔接,另一方面也在传统文化土壤中吸取养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等级制度和文人为官的传统习惯,都为公文体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古代公文具有了等级严密,体系完备,针对性强,亦俗亦雅等特点。当然,在已经摆脱封建社会的今天,许多古代公文的特点已成为弊端,附庸风雅的古文也不能在公文中大量使用,但历史的传承性和优秀案例的借鉴价值仍然存在,行政体制中的等级关系,效率要求等也不会改变。研究整个古代公文体系和制度,以及其变迁、演化的历史进程,能够从中提取对现代公文体制和流程改革的有效经验和指导思想;研究古代公文的各个文种,其定义、适用范围和典型案例,则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更准确地应用现代公文的文种,避免在上行下达中选文失当引发的种种误解、耽误甚至事故;而对行政管理的学生,一线的公文写作者来说,研究和熟知古代公文还有一层实用性更强的实际意义,就是学习、借鉴,乃至引用古代公文的经典案例,从格式、题材和适用范围上予以模仿,立境与表达方式上进行扬弃,千古名句的适当引用,降低公文的理解难度和生涩度,提高公文的文化内涵,这对日常的公文草拟工作有着非常直接的帮助作用。

  其二,《文心雕龙》本身就是一部全面细致的入门级公文写作操作手册,类似戚继光的兵法抗战时还可以用来操练十九路军一样,一本详尽细致的公文写作教材所受到的时代局限性也不会特别明显,有很多东西依旧可以照办或稍加改进,常言道博古通今,古今之间有很多东西,特别是在文化领域,是一直互通的,掌握《文心雕龙》所讲解的公文类文书的写作心态、格式、手法和技巧,大致也就掌握了现今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所需要的更多是变通和灵活运用,但在底蕴积淀上已经完全足用了。

  顺带说一句,其实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进步,特别是文化普及之间不一定有严格的正比关系,举个例子,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林语堂曾需要,莫求将来的学生能够如何推陈出新写出名作,能文理通顺地写出一封书信已经知足,八十来年过去,林先生若是泉下有知,恐怕还得失望,进步不多,退步明显。说明在文章这个学问上,旧的东西不但可以学,说不定,效果还不错。

  其三,求实的思想,在从古至今的公文中都是难能可贵的。公文说到底,不是文学,而是一种工具,写公文本身不是目的,写公文是为了办事,事才是目的,才是重点,公文只是一个载体,把意思表达清,传达到,是第一属性,这就要求写公文与写文章相比,少了闲情雅致,多了真材实料,然而这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公文容易写出纰漏的,大多是两种人,一种太无才,天下文章一大抄,东家模板西家段,这种人胸无点墨,又要凑成文章,只能填空话,塞套话,什么事情都没表达,文章本身就是虚的,求实当然无从谈起;另一种是太有才,不但要把话说出来,还想说出话来,按捺不住心中才情,把公文写成散文,写成美文,写成骈文,虽然言之有物,但是云遮雾障,烟波浩渺千万里,横看成岭侧成峰,才学是表达了,但公文本身传达的作用却很难实现,因为理解起来就很有难度了。而刘勰在批判中坚持文章务实的观点,是山说山,是水说水,有物言物,无物收笔,这种文风在文学艺术上是优是劣,见仁见智,但在公文写作上绝对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一篇公文,不多一词,不少一字,该说的说完,不该说的没有,说得明白晓畅,精准明确,这简直是公文的杰作和最高追求的完美体现,所以我觉得,学行政,学公文,追本溯源,师法刘勰,这本《文心雕龙》,不得不学。

327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