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字数作文 > 800字 >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时间: 新华 800字

要说广大干部近期的学习热点,不能不提今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就如同你如影随形的亲密朋友,当翻开它,开启与它的“聊天”时,“民法典”也拍了拍你,提醒着你要时刻牢记听民意、讲法治、严守纪三大关。

听民意,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的诞生,紧扣着社会关切,回应了人民的期待,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保障,更蕴含着“人民至上”重千钧的理念。党员干部身为人民公仆,亦要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俯首甘为孺子牛”。尤其是基层干部,更要坚定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初心,以大爱的奉献精神,时刻心系群众,将“人民至上”放在心里、落于行中,做到“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讲法治,强化法治意识。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还记得《民法典》跟你说的第一句话吗?“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制定本法。”(第一编第一章第一条)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它的实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党员干部在与其深入“交流”中,要逐步培育并坚定自身对法治的认同、信服、尊崇与敬畏等情感。作为基层干部在工作开展中要善于与民法典“合作”,重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严守纪,筑牢纪律防线。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中。民法典是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镖”,更是民事行为的指挥官。作为党员干部,除了要带头学习民法典,更要做遵守和维护法纪的表率。凡人之性成于习,遵规守纪的良好习惯,需要在点滴中养成。因此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带头讲政治、守规矩,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明纪守纪于微处,做到小错提醒、警钟长鸣,时刻感到纪律的约束,真正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同时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篇2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做好学习宣传工作,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民法典插上组织领导的“翅膀”。各级党组织要将学习民法典纳入到党委(党组)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业务培训中,作为重点学习任务来抓,制定计划表,列出时间表,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使领导干部在学习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为党员干部讲法、为职工群众释法,使宣传教育更具权威性;各基层党组织要将学习民法典纳入“三会一课”中,运用系统学、专题讲等方式,在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意识的同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向群众宣传、为群众讲解,成为民法典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助力民法典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为民法典插上联系实际的“翅膀”。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要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解放思想大讨论、作风整顿、主题教育等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思维观念,司法部门要组建成立宣讲团,通过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普法主题宣传活动等形式,推进民法典宣传取得成效;各部门单位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和需求,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因人、因地、因行而宜地开展宣传教育,使职工群众能够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为民法典插上灵活宣传的“翅膀”。民法典是同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法律之一。总书记强调:“民法典专业术语很多,要加强解读”,用三个“阐释好”明晰了普及民法典的方向和路径。各级党组织要将民法典宣传与职工群众日常生活相融合,以“五进双为”活动为载体,依托城市党建联盟,采取释法讲座、案例分析、文艺活动、录制动漫和视频、定制挂图等方式,送法进基层、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将法律知识专业性转化为群众性,使宣传更加贴近群众,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篇3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回应,充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底色,党员干部更要以民法典为旨,收集民意、健全民权、稳固民生,把好实施民法典的“三道关”,读懂共产党人的“为民情结”。

聆听“民意关”,舒缓民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实施民法典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首先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党员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亲近群众,尊重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将心比心,才能让群众从内心接受民法典,学习民法典。只有常怀为民之心,想方设法聆听群众的原声,才能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打通民法典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维护“民权关”,化解矛盾。民法典开启了中国法治的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先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明确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才能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建立法治意识。随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民事法律的不断规范、完善和全面,为保护新时代下人民不断提高的需求和愿望,人民的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实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广泛开展普法工作,收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用案例正面教育群众,引导其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教会其善用法律知识做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发挥民法典真实力量。

稳定“民生关”,解决民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民法典不仅要求要强健民生福祉,还要遵循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尊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和谐社会,挺直民族腰板。党员干部要将人民之事看作头等大事,聚焦百姓关切问题,拉紧时间之弦,及时回应群众的期盼。处理群众民生之事,要时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坚决厘清“踢皮球”“闭门羹”等现象,拉起干部作风纪律红线,强化“四风”整治。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质量,作为考察党员干部的标准,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依法得到保护,做好民法典完美落地的把关人。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篇4

20_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也将全面进入民法典时代。每个领导干部都要上好“三堂必修课”,做知法、懂法、护法的坚定践行者和忠诚捍卫者,不负人民群众的更多“期待”。

第一堂课:提高认识。法律,国之重器;法典,则是重中之重。历时5年多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字数超过了十万,包括七编、1260条、80余章,其体量远远超过我国其他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承载着几代人的期盼,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才能将其称为法典。人生中的每一步,出生、教育、成长、事业、婚姻,几乎都浓缩在民法典里,人生中的每一个民事行为,消费、签订合同、物权登记都与民法典息息相关。基层领导干部更要深刻领悟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民法典、学习民法典,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很多民事问题,才能从这本“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中找到解决办法。

第二堂课:学懂弄通。懂是学的结果,更是学的收获。民法典是我国的重要性法律,更是全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党员群众的民事行动指南。民法典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之后,宣传贯彻执行好民法典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宣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首先要学懂弄通民法典,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学原文、悟原理,从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结构、内容等多个维度加以学习研读,形成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党委、政府应把民法典作为向党员领导干部推荐的必读书目,党校、行政学院应将民法典纳入主体班次的重要学习内容。

第三堂课:躬身践行。无用之学是清流,无用之言是空谈,学而不用等于不学。民法典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权威在于执行。民法典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必将是“大国重器”而不可替代。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运用,坚定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做法治上的明白人,做依法办事的“实干派”。领导干部要用好民法典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来保护人民、造福人民,确保民法典在维护群众权益、调解矛盾纠纷的权威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法典伴我成长作文800字篇5

上学时,老师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基层干部除了要当好“多面手”,还要学好“数、理、化”,既能发展集体经济,让群众脱贫致富;还要在平时学好理论知识,把党的好声音传到群众中去;更要学会化解疑难纠纷,促进团结和谐。因此,要当好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就需要学好“数、理、化”。

“数”——算好经济账。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因此,基层干部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多下村听取群众的意见,分析产业结构,探索出适合本地的发展路子。培养一批发展集体经济的“领头雁”,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培训,让致富“领头雁”带动群众共同脱贫致富。只有为群众打好脱贫致富的经济算盘,真正地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日子甜起来,群众才会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理”——夯实理论基。基层干部是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不脚踏实地学好理论知识是寸步难行的。面对群众急需咨询办理的各项业务,理论知识不扎实,推过来绕过去,最后会失去群众的信任。面对党组织传达的学习精神和政策方针,不认真去学实学透,就难以把党的好声音传到群众中去。因此,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理论学习状态,利用学习强国、中国组织人事报、共产党员网等学习的平台深入学习,深读《习近平谈治国理论》第三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在正定》《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等,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实践中。

“化”——化解纠纷结。基层干部在基层一线,面对着群众的经济纠纷、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等影响到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事情,化解方法不得当、不及时、不满意,就会使小问题激发出大矛盾,甚至影响到安全稳定。所以,化解矛盾纠纷难题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应多向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前辈学习调解技巧,用好《民法典》这本化解秘籍,在实际化解群众矛盾中,始终秉着公平公正、依情、依理、依法去化解,不感情用事,不搞私人关系,更要廉洁自律,唯有这样,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支持,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为基层增加稳定和谐因素。

518656